如何推进农村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和秸秆高值化利用?
随着农村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,农村生活能源消费总量从2014年的2.01亿吨标煤增加至2020年的3.11亿吨标煤 ,约占全国生活用能的48.3% 。农村人均生活用能从325千克标煤增加至434千克标煤 ,预计到2030年将达到518千克标煤 ,农村生活能源消费量将持续增加 。当前 ,农村生活用能主要包括煤炭 、薪柴 、电力等 ,其中煤炭占比达到37.2% ,尤其是北方农村地区占比超过50% ,存在污染严重 、清洁能源占比不高等问题 ,因此 ,发展农村可再生能源 、推动农村用能绿色低碳转型势在必行 。
2021年 ,全国秸秆产生量8.65亿吨 ,综合利用率达到88.1% 。其中 ,肥料化 、饲料化 、能源化 、基料化 、原料化利用率分别为60% 、18% 、8.5% 、0.7%和0.9% ,已初步形成了“农用为主 、五化并举”的发展格局 ,秸秆综合利用取得了积极成效 ,秸秆农用水平 、收储运专业化水平 、市场化利用水平 、技术标准化水平显著提升 。
如何推进农村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和秸秆高值化利用?
“农作物光合作用的产物一半在籽实 ,一半在秸秆 。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 、找回农业的另一半 ,成为农业绿色低碳发展和乡村生态振兴的重要任务 。”
因地制宜高质量推广低碳农村可再生能源技术 。我国农村地区秸秆 、粪污等生物质资源丰富 ,扣除肥料 、饲料等用途 ,约有6亿吨可就近就地转化为绿色低碳清洁可再生能源 ,在具备集中供暖条件的村庄 ,推广生物质颗粒机成型燃料 、打捆直燃等集中供暖;在居住分散的村庄 ,推广成型燃料户用炉具分散炊事供暖;在城郊融合村镇 ,推广热解炭气联产 、规模化沼气工程等供热 、供气 ,提升农村清洁用能比例 ,实现化石能源替代 、减污降碳 。
绿色是农业的底色 ,良好生态环境是普惠的民生福祉 ,也是农村很大优势和宝贵财富 ,农业绿色低碳发展对保障国家食物安全 、资源安全和生态安全意义重大 。近年来 ,我国实施农业绿色发展五大行动 ,投入品减量化 、生产清洁化 、废弃物资源化加快推进 ,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应保障能力稳步提升 ,农业绿色低碳发展取得明显成效 。